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三进”,落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新时代廉洁文化是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课程,将廉洁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是培养德技并修、德能并举、清正廉洁新时代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一、廉洁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地。要让高尚的道德在学生心中扎根,从而指导和影响自己的言行,并且以德树廉,以廉立心,以初心立根本,本立而增技,激励广大学生努力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推进形成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有力措施。育人之基,清廉为要。将廉洁文化融入思政课,就是以优良作风为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进一步消除阻碍高质量发展的消极因素,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廉动力”。
3.涵养学生廉洁价值观念的必由之路。将廉洁文化融入思政课,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错误价值观的腐蚀,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和思维方式,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
二、廉洁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廉洁教育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廉洁教育理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在思政课中融入廉洁文化,不仅是道德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廉洁文化应与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廉洁思想源远流长,其核心理念在儒家经典中有着深刻体现。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中融入廉洁文化,可以借鉴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引导学生从个人修养做起,逐步扩展到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
三、廉洁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是廉洁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中的覆盖率不高。虽然新时代廉洁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将廉洁文化纳入思政课程体系,但在实际教学中,其覆盖率还存在不足。
二是廉洁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不强。部分老师对“新时代廉洁文化”、“廉洁文化教育”等专业领域研究不深,课程教学大多采取以讲授为主学生听为辅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是学生对廉洁文化的认知有欠缺。通过访谈了解有些学生认为廉洁是领导的事情,与自己联系不大;有的学生认为自己钱不沾边、手不握权,谈何贪腐,谈何廉洁等等。
四、廉洁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路径——以枣庄职业学院为例
近年来,枣庄职业学院坚持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加强德廉文化建设,推动学校政风更加清明、校风更加清朗、家风更加清和,充分释放因觉悟而“不想腐”的效应。1.立足德廉教育馆,打造新时代廉洁文化育人体系。
(1) 德廉文化阵地育人。2022年,学校党委制定出台《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清廉学校文化建设,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氛围更加浓厚。学校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廉洁文化建设相融合,建设集德育展厅、廉政展厅、德廉讲堂为一体、占地500平方米的德廉教育馆,被收录至山东省以及枣庄市廉洁教育地图。近年来,累计接待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 1 万余人次。开设德廉讲堂,聚焦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意识形态、思政课建设等专题,邀请校内外领导、专家、教授、专职思政课教师开展系列讲座,累计举办德廉讲堂20余期,不断提升阵地育人水平。
(2) 廉洁文化品牌育人。枣庄孕育了“中华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造车鼻祖奚仲等众多先贤圣哲。《墨子》含有“为方以矩,为圆以规”,“君子自难而易彼”等廉洁思想。近几年来,学校把打造班墨奚匠心文化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突破点,深度挖掘墨家文化、鲁班文化、奚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在创新性发展上见实效,努力打造“班墨奚”廉洁匠心文化品牌,概括提炼了“敢为人先、不断创新”的超越精神、“崇尚科学、知行合一”的求实品格、“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价值取向、“爱岗敬业、执着坚守”职业操守,凝聚廉洁文化和职教文化的根与魂。
(3) 廉洁文化景观育人。学校始终坚持全环境育人,将廉政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景观,打造叠瀑-“工匠精神”廉政文化墙、墨子路廉洁文化灯箱等校园廉洁文化景观,营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德廉文化育人环境。叠瀑-“工匠精神”廉政文化墙将廉政文化与“班墨奚”匠心文化相融合,用角尺、圆规告诫党员、干部要有规矩意识,用水池寓意雷池,警示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决不越雷池半步”,谨防“第一次湿鞋”。2.立足思政课程建设,开设廉洁匠心文化校本课程(1) 编写校本教材。组织编写 《走进枣庄学工匠精神》《圣贤名匠》校本教材,开设介绍奚仲、墨子、鲁班等枣庄历史名人工匠文化的校本课程,作为必修课在全校所有专业中讲授,在课程教学中诠释传播工匠精神。(2) 开设“全链条融合、全环节贯通”廉洁教育课程体系。开展“扣好第一粒扣子”新生始业教育、“以廉铸魂”实践教育、“清风启程”毕业教育。新生入学时和毕业时都到德廉教育馆接受一次廉洁教育;开展廉洁实践教育,利用君山书院“六艺”空间,组织学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廉洁元素,运用做好土陶、书法、拓印等技艺和“清廉”的结合文章,集思广益创新制作廉洁文化产品、作品,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枣职标识”的“非遗+清廉”成果。(3) 成立德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发扬廉荣贪耻的价值观念,从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汲取崇德尚廉的文化精华,认真开展理论研究,及时转化研究成果,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目前,开展德廉文化讲座30余期,立项市厅级课题8项,在省第二届“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中获奖2项。3.坚持“廉心”铸魂,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学校坚持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日常、做在经常,聚力打造清廉学校育人体系,清廉实践育人效果全面提升。(1) 主动融入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推动廉洁教育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每年组织新生分期分批参观德廉教育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专职思政课教师利用德廉教育馆开展实践教学,制定授课表,利用德廉讲堂讲授思政课,做到新生全覆盖。(2)主动融入学校治理体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机制,健全学校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成立枣庄职业学院理事会,设置法治工作办公室,实施总法律顾问负责制;开展新一轮规章制度“废改立留”工作,新增规章制度22项、修订54项、废止15项,建立工作流程90余项,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修订了《枣庄职业学院章程》,编制规章制度汇编,编制《办事流程》,推进办事流程优化再造。落实好《教职工在职攻读研究生管理办法》,鼓励中青年教师提升学历、成长成才。
(作者单位:枣庄职业学院)
来源:枣庄日报
推荐阅读: